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1300章 励精图治(上)
读书难道不比跟自己一样去战场上刀口舔血要舒服?



哪个做父母的,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过得舒服呢?



而这些人出来以后做什么呢?



给官府打杂,做各种需要粗通文墨才能做的事情。至于以后能混到什么地步,全靠自己造化了。



“对了,洛口仓的事情,办得怎么样了?”



高伯逸不动声色的问道。



今年齐国粮食丰收,再加上没有打仗,粮食消耗的“预期”远远跟不上,造成了粮价暴跌!在此紧要关头,高伯逸命邺城中枢平价从自耕农手里收购粮食,并囤积于各地水次仓。



由于自耕农及时得到了购买粮食种子(这个年代粮食种子就已经专业化了),以及归还贷款的资金,因此大规模破产和向世家借贷卖身的事情并未发生。



这应该是他们这几十年来,过得最舒坦的一个年关了。



北齐官府此举极大稳定了各地的社会秩序,今年临近春节的时候,邺城街面上看起来比往年热闹了许多,很有些“盛世美景”的幻象。



粮食收上来了,府库堆得太满,无处安放。于是高伯逸在朝会上提出,在洛阳以东,巩县东南兴建超大型粮库,并命名为:洛口仓。



并由荥阳郑氏出面,组织徭役兴建粮仓,设计有三千窖,每窖可藏粮八千担,规模之大,可谓是骇人听闻!



为了让工程顺利完工,高伯逸任命郑敏敏之兄长郑元德为洛州转运使,专门负责督造洛口仓。之前名不见经传,只在淮南偶露锋芒的郑元德,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。



这其间高都督与荥阳郑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py交易,那就不得而知了,总之,为了让儿子升官升的更快,他爹郑述祖几乎把吃奶的劲头都使出来了。



工程的进度颇为喜人。



“回主公,已经完成了一部分,并且开始存粮。由于洛口仓颇大,因此要建成不是一天两天。卑职觉得,一边收,一边建,灾年放粮,丰年收粮,两不耽误。”



李德林拱手说道,他在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,知道高伯逸会问什么事情,这是当宰辅的必修课了。高伯逸虽然不是齐国皇帝,但是现在随便找个人问问,又有哪个傻子会把龙椅上的儿皇帝高潜当回事?



只是很多事情涉及到“政治正确”,不方便说出来罢了。



“杨愔做事守成有余,进取不足。你很好,两个都能把握住。那就按这个方法来,三年内,把洛口仓填满,它会成为齐国的定海神针。”



洛阳残破,让洛口仓的作用少了一大半,还要担心有人利用洛阳控住洛口仓,那样就能实质性的造反了。



李德林瞬间明悟,高伯逸这是在走一步很大的棋,洛口仓,不过是第一步,也是争议最小的一步罢了。除了心怀不轨的世家,讨厌官府粮仓抑平粮价外,还有谁会讨厌洛口仓的存在?



哪怕服徭役的那些人,只怕也是心甘情愿的干活。为什么呢,因为这座粮仓盖好了以后,灾年他们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。



有谁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呢?



李德林明白,高伯逸做事的风格,就是尽可能多的人,站在他那边,然后占据所谓的“大势”。大势都是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。



比如说现在在邺城开速成学校,其实就是在积累大势,只是一般人都看不出来罢了。开学校的钱,靠徭役肯定不够,很多都是高伯逸自掏腰包解决的。



要不然,如果动用府库,朝廷中枢又要扯皮,世家的人又会从中作梗,要有结果,谁知道猴年马月了呢。



任何谋士,逃不过两点。



第一个,主公不能是个酒囊饭袋,那种扶不起来,拉不动,带不起的主公,最是让谋士失望。



而第二个,则是能听得进去话。如果主公虽然能力强,但是刚愎自用,根本不听谋士的建言,那么,这样的人也是不值得追随的。



高伯逸这个人,既是能力强悍,同时又能头脑清醒,只要你说的是有道理的,那么他从谏如流毫不含糊。



在李德林看来,高伯逸篡位成功完全没什么悬念,只要他不突然的失心疯或者被人刺杀。唯一有悬念的事情,则是他能不能一统天下,结束几百年的分裂。



无数仁人志士,都没有办到的事情,他能不能做到呢?



一时间,李德林居然保持着拱手行礼的姿势,有点走神。



“可以了,不必行如此大礼,这又不是对你施加什么大恩大德。”



高伯逸微笑着按下李德林行礼的双手道:“朝廷已经休沐了,你也回去休息吧,今年辛苦了,明年,也拜托你了。”



高伯逸意味深长的说道。



李德林想起了支持刘裕北伐,在后方保证粮草供应的刘穆之。他感动的点点头道:“必为主公效死。”



“我知道你不爱财,放心,青史之上,必有你一席之地,回去看看夫人孩子吧,你也很久没回老家了。”



“告辞,主公,您也好好歇一歇。”



李德林深深一拜,转身离去。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