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1028章 首尾难顾
东面有号称五万实则三万,正在佯攻广陵的侧翼。



西侧后方有陆逊亲自率领,号称五万实则两万的策应援军。



孙权亲领十万大军在上岸之后,就心急火燎,急不可耐地向着合肥而去。



说实在的,就算是当年蜀国拿下凉州,孙权也没有这般着急过。



不但不着急,而且还存了看好戏的心思。



毕竟自古得天下者,皆是先平关中再定凉州,有谁是先定凉州再进关中的?



更别说凉州这种地方,不但地广人稀,而且还有胡人作乱百余年。



唯一的好处,就是产良马。



但想要良马,你能绕得过胡人?



到时候索要良马越多,胡人怕不是就反得越快?



蜀国贪图这种地盘,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,还很难说。



别说是孙权和陆逊,就是曹叡和司马懿,都未曾想过,蜀国非但能在短短数年,就尽收凉州胡人之心。



更是把凉州治理成出产毛料的地方。



所谓衣食住行,民生根基。



特别是衣食,人人所必需。



凉州成了毛料产地,以后别说是乱,就是再出几个像姑臧那样天下闻名的富邑都不奇怪。



(注:两汉交替时期的姑臧,即后世的武威,因为避过了战乱,又处于丝绸之路的节点,是中国有史料明文记载的第一个不夜城)



再经过关中这一战,孙权算是彻底看明白了。



蜀国在治理胡夷这方面,是真的有一套。



南中种了甘蔗,凉州生产毛料,虽然不知道并州以后会成什么样。



但想到冯永能快速通过并州南下河东,据说甚至还顺手策反了一批并州胡人。



要是没有许诺足够的好处,向来没有信义的胡人,会这么听话?



不过想起吴国这几年同样是平定了丹阳的山越,同时武陵五溪蛮亦日见衰弱,孙权心里这才稍稍平衡了一些。



在孙权看来,冯永确实不错,但诸葛恪三年平丹阳山越,收得十万余众,亦不算太差。



特别是诸葛恪领威北将军之职,正式驻守江北皖口以后,又攻破了魏国边境郡县舒县,掠其民而还。



同时还不断向北方派出斥候和细作,最远的到达寿春。



把江北淮南这一带的道路关口,查探了个八9不离十。



诸葛恪在独自领兵之前,朝堂上大多数都认为他断言三年能平丹阳山越实是过于自大。



所以这些年他所取得的战绩,着实是惊艳了吴国上下。



而不顾诸葛瑾的大力反对,直接破格提拔诸葛恪的孙权,更是觉得脸上有光。



更别说诸葛恪还是由太子孙登亲自举荐。



这说明了什么?



吴国无论君臣,都算是后继有人。



孙权骑马驻足巢湖岸边,看着大军源源不断上岸,胸中自有一股豪气。



据诸葛恪提前所了解到的情况,青徐二州的魏军,前段时间曾有调动的迹象,极有可能是向西增援关中。



而且自己作势北上以来的这些日子,江淮一带的魏军,一直没有新的援军到来。



这说明,魏国确实已经被蜀国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。



十五万对六七万,两倍于敌尚还有余,优势在大吴这边!



“哒哒哒……”



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孙权的思路,他转头看去,原本主动请缨领军在前的诸葛恪正领着数名亲卫,向这边跑来。



“陛下,臣有要事禀报!”



得到允许之后,诸葛恪翻身下马,小跑过来:



“陛下,据探子来报,合肥那边,似乎来了一支援军,同时寿春的魏贼大军似乎有动静。”



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


魏贼的主将满宠,孙权也算是交过手的,觉得此人亦算是一员难得的将领。



如今即便是兵力少于自己,对方亦能保持足够的定力,等自己真正上岸,他才会跟着动。



“魏贼支援合肥的前军有多少人,查探清楚了吗?”



“贼军声势浩大,斥候远观烟尘,少说有上万之数。”



魏军斥候在面对汉军斥候时,因为装备的代差,所以处于劣势。



但面对吴军斥候,那可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。



毕竟吴国不产良马,精通骑术的军中士卒就更少。



这也是为什么吴军屡攻合肥不利的原因之一。



道理也是和魏军在面对汉军时一样的。



两军相遇,斥候被对手压制得越厉害,主帅对战场情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