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《蜀汉之庄稼汉》 第1358章 冤有头债有主




“阿姊,哪有这么快?欲定江南,须得先定河北,再图中原,最后才是南下。”



“我自然知晓,”左夫人示意了一下右夫人鬓发还没有整理好,然后又转向冯大司马,“阿郎打算什么时候解决河北的司马懿?”



迎着镇东将军询问的眼神,冯大司马心头莫名地跳了一下,然后了一下,故作沉吟:



“这个嘛,就要看益州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。”



虽说大汉已经拿下了关中并州河东好些年,但这些年来,不时地要用兵,而且用兵的规模还不小。



这些地方的钱粮,那是征了一遍又一遍。



什么屯田客暴乱,呸,这个划掉,不算。



喜迎王师的时候捐了一次,为了科举资格和皇家学院求学再捐一次,画棉花大饼又捐一次,买大汉储备局的席位双捐一次,徙民建通邑,充实九原叒捐一次……



还有什么摊丁入亩,什么清查人口,什么丈量田地……



世家也好,豪族也罢,根子再粗,底子再厚,也禁不住被冯扒皮这般刮地三尺。



凉州和陇右嘛,虽说经营了这么多年,但它们最重要的任务,是产马。



而且现在仍然是大汉最重要的产马之地。



大汉最好的战马,就是出自那里。



再加上不断汹涌南下的胡人。



凉州就算是产粮再多,也得优先保障战马和稳定地方所需。



所以益州,就是大汉最后的家底了。



镇东将军语气幽幽:“那益州准备得怎么样了呢?”



趁着吴国内乱,大汉不快点拿下河北还等啥呢?



总不能真等吴国缓过气来,让他们从南边配合夹击魏贼吧?



在关大将军眼里,现在南边那个所谓的盟国,就是个拖后腿的,还抢食。



这就算了,还得防备他们背刺——这个最是可恶!



“呃,这个,前些日子尚书令去郿城那边巡视了。”



从蜀地运粮到关中,得先以汉中作中转。



而从汉中进入关中的诸道中,走祁山道是最好走的,但要绕道陇右,再从陇右翻过陇山,才能进入关中,实在太远了。



那么第二好走的道路,就是褒斜道。



从褒斜道出来,就是武功水,武功水的东边,是郿城,也就是北伐时赵老将军被曹真堵住的地方。



而武功水的西边,是五丈原……



“明日我也过去看看吧。”冯大司马的声音,突然有些沉郁,“顺便,我也想去五丈原看看。”



一句话,把修武君和顺德君都干沉默了。



好一会,修武君才开口道:“反正军中无事,妾也跟阿郎去看看。”



从长安去郿城,直接跟着渭水逆流而上就行了。



往日里看起来还算是宽阔的渭水河道,此时一片繁忙。



水面上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往来,繁忙而有序。



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草气息。



再加上传来船工的吆喝声,共同构成了这繁忙河道的独特韵律。



这一切,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卷。



冯大司马轻轻地拉了一下缰绳,屁股下自西域的母性天马就立刻停了下来。



虽然炎炎烈日,但水边的水汽,却是最大限度地消弥了热气。



闭上眼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似乎可以闻到船舱里粮食的味道。



睁开眼,对着身边的关将军低声笑问:



“益州天府之国,可谓是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么?”



语气中,带着些许得意。



关将军眼角含笑,眼眸似秋水,扫了一眼冯大司马,然后目光再落到水面上。



在这个河道上,每一只船都承载着货物、人员和希望。



这些船只在这条河道上航行,像是一场盛大的仪式——大汉三兴的仪式。



从阿郎出山时算起,已有二十又三年矣!



益州作为大汉三兴的最大后方,这么多年来,有人说益州作为大汉的龙兴之地,却是连凉州都比不过。



但不管丞相也好,阿郎也罢,其实都是尽可能地不对那里过度征调。



(益州世家大族默默地流下了眼泪)



休养生息这么多年的益州,现在就是大汉平定天下的最大底气。



虽说从益州运粮至关中不易,但只要粮食产量足够高,储粮足够多,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一路堆,也能给堆出足够的军粮。



更别说从先帝时起,就开始在蜀中修建驿道。



丞相北伐,又大力修筑阁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