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22章 使臣朝贡
算了吧。”李青讪笑道,“臣还是做个孤臣为好。”



朱棣脸一板:“君王赐不可辞!”



“……谢皇上。”李青无奈点头,接着又问:“皇上,瓷窑、茶叶都在弄了吧?”



“嗯,瓷窑已经建好了两个,茶叶的事夏原吉也落实下去了,以后的茶叶由朝廷专营,与盐一样。”



朱棣心情很好,笑骂道:“这个人能力不错,品性也是上佳,就是太他娘的抠了,朕每次花钱跟剜他肉似的,娘的,老子又没花他的钱。”



李青:“……”



不得不说,老四花钱确实厉害,简直就是个碎钞机。



朱棣欣然道:“今年年底宝船便能造好,届时海运一开,国库便能充盈起来。”



“恭喜皇上,贺喜皇上。”李青敷衍两句,内心也颇为激动。



这还不满两年,大明就走出了小小朱的萎靡,逐步迈向鼎盛,实在是一大幸事。



君臣三人聊了一会儿,小胖提议道:“父皇,此番大明国库收益如此大,应该庆祝庆祝,摆上美酒佳肴,好好吃喝一顿。”



朱棣欣然应允,令人准备丰盛菜肴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



日子一天天过着,李青的生活很有规律,上午怡情听曲儿,下午去东宫,晚上快活,有时去曹国公、梁国公府串串门儿,安逸且充实。



永乐大典的编撰进行的如火如荼,参与编撰的人员,从最初一百多人,逐渐涨到了近千,并且还在逐步增加;



有朝廷的官员,有民间的饱学之士,购买书籍、整理归纳、定稿……忙的不可开交。



见老和尚忙得脚不沾地,李青心里一下就平衡了,相比之下他舒服多了。



另一边,龙江船厂也取得重大成果,一艘艘堪比小航母的巨舰,先后完工,下水试航。



与此同时,大明的水师,也在积极演练。



朱棣对三宝很是放心,出海的一切事宜,全权交予三宝负责。



并升任三宝为内官监太监,官至四品,并为其赐姓,朱棣本来欲赐国姓‘朱’,考虑到三宝是太监,改为‘郑’。



历史的巨轮滚滚而来,挡都挡不住,三宝摇身一变,从马和成了郑和。



(ps:三宝本名马和,小名三宝,又作三保,信仰佛教,姚广孝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,法名:福吉祥。)



九月份,临边小国见大明已经稳定,不会再有变动,便先后前来朝拜。



继朝.鲜之后,暹罗、琉球、日本(就不加符号),先后前来朝贡,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。



国王、王子,都必须要经过大明册封,才具有法理效应。



大明的影响力,进一步扩大,朱棣身为帝王,自然开心,大摆筵席,招待来使。



席上,美酒佳肴、山珍海味应有尽有,尽显大明风华。



这些小国,有的从汉唐就开始跟汉人打交道了,深知汉人最注重礼仪,因此,在朝贡之物上,都下了血本。



礼多人不怪的道理,他们也懂。



酒席宴间,气氛很是热络,王子、使臣代表先后上前行礼、敬酒,朱棣来者不拒,十分爽快。



结束完一轮敬酒,朱棣朝李青笑道,“看着吧,用不了多少年,大明的藩属国将会数倍增长。”



李青一脸欣然,含笑点头:“皇上,开海在即,但海面并不算畅通,海上倭寇十分猖獗;



当然,其中也有不少是大明的海盗,事实上,太祖皇帝虽然禁了海,但民间海上通商者未曾断过,无他,利益太大了;



这也就造成了海上倭寇、海盗横行,因为富绅走私,不受律法允许,他们抢的心安理得;



如今,大明要开海贸易,自然要肃清海面。”



朱棣点头,“朕也在琢磨这个事儿,不过,现在朝廷的开销实在太大,海面的倭寇虽然武装一般,但清缴起来比在陆地上困难多了。”



李青道:“臣有一计!”



“你又有计?”朱棣放下酒杯,“说来听听。”



李青嘿嘿笑道:“把清倭事宜,交予日本国王足利义满。”



“这个……”朱棣有些迟疑,“眼下刚建立宗藩关系,这样不太好吧!”



“其实也没什么不好。”李青笑嘻嘻道,“只要皇上饼画的好,他自然乐意干。”



“画饼?”朱棣眼睛一亮,这个他在行啊,“嗯,以夷制夷,这个主意好。”



……



临近散场,各国使臣再次一一上前敬酒。



到了日本使臣之时,朱棣开始语言艺术:“朕欲开海,然,海上倭寇横行,这让朕很难办啊!”



使者心中一凛,连忙解释:“大皇帝陛下息怒,海寇之事,小臣也有所耳闻,但他们和我们没关系啊!”



朱棣为难道:“这个朕自是愿意相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