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193章 首见歼10(下)
程中提出的其它改进内容一起,等到制造03号原型机(02是静力验证机,不用作试飞)的时候再一起用上就好了。



“这毕竟是未来的趋势嘛。”



杨韦点了点头承认道:



“不过你那篇论文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,否则计算结果也不会跑得这么顺。”



“只是可惜,十号工程立项的年代比较早,绝大部分设计资料都是纸质的,想要完全实现数字化设计和制造,就只能等下一个型号了。”



实际上,包括常浩南亲自经手过的歼8C还是歼7F,都算是半路出家搞的计算机辅助设计,虽然也发挥了非常显著的效果,但毕竟不如从头开始的项目那样通透。



“没关系,就当是先积累经验,可以等后面设计歼10S的时候,再考虑从头搞数字化设计的事情。”



歼10S,也就是双座版本,在原本的时间线上,是杨韦第一个独挑大梁担任总师的型号。



“其实我们已经在尝试,同步开始对双座型号进行设计了,不过因为设计团队规模有限,进度还是要慢一些。”



杨韦点了点头:



“不过后面你能加入进来的话,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会快上不少。”



这次常浩南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静静地看着完工了大概七八成的01号原型机,在心中总结了一下后面他准备进行的改动。



除了更换DSI进气道之外,最重要的自然是换装国产涡扇动力,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权数字化控制。



其次是在飞控中升级喘振监测和控制模块——



作为一种单发战斗机,歼10对于发动机的稳定性要求更高,对这项能力的需求也是最为迫切的。



最后就是一些细节了,在前世的歼10上,有不少不算要命,但总归有些可惜的地方,他准备一并改进过来。



“这架01号原型机,大概什么时候能总装完成啊?”



常浩南向旁边的杨韦问道。



对于一架新技术应用比例超过六成的全新飞机来说,自然不可能总装结束就马上开始试飞,还有大量的地面测试需要进行。



而上面提到的一切计划,除了要提前对相关技术进行验证之外,都得依托这些测试结果才能开展。



可以说在原型机下线之前,他已经做不了更多事情了。



“一切顺利的话,今年4月到5月之间吧。”



杨韦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时间表。



(本章完)
(2/2)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友情链接